Angew. Chem. :基于手性共組裝螺旋納米纖維發光體的高性能CP-WOLEDs

  • A+

白光圓偏振電致發光器件CP-WOLEDs研發屬于國內外前沿研究熱點,以期望未來用于全彩3D顯示和固態照明。目前報道的CP-WOLEDs的gEL值均在10-3數量級,白光器件的CRI值在80左右,如何實現手性放大以及提高白光質量成為當前CP-WOLEDs需解決的最主要核心問題之一。為解決這一難題,近日,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成義祥教授和全一武教授合作,首次報道了基于手性共組裝螺旋納米纖維發光體的高性能CP-WOLEDs。



1

在該項工作中,作者以錨定二面角的剛性聯萘衍生物(S-/R-M)為手性誘導劑,共軛主鏈芘基高分子(BP,w-WP,c-WP)為非手性發光團,以適當比例共摻雜后經140℃退火處理,通過分子間 π-π堆積相互作用構建了手性共組裝體(S-M)0.2-(BP)0.8,(S-M)0.2-(w-WP)0.8,(S-M)0.2-(c-WP)0.8。結果表明,具有錨定二面角的剛性聯萘衍生物不僅本身具有強的手性特征,且對非手性芘基共軛高分子具有良好的手性誘導能力。其中,(S-M)0.2-(c-WP)0.8手性共組裝體能夠發射手性放大的三基色白光CPL信號(λlum = 456/520/602 nm,|glum| = 0.053)。


進一步研究手性共組裝體形成機制,此工作通過SEM表征和XRD測試,驗證了剛性聯萘衍生物S-M手性誘導劑和非手性白光共軛高分子c-WP通過分子間π-π堆積作用,形成穩定高級有序的螺旋納米纖維結構的發光體,實現了分子間手性傳遞和放大效應。以(S-M)0.2-(c-WP)0.8為發光層,通過濕法加工工藝,制備了基于手性共組裝螺旋納米纖維發光體的CP-WOLEDs。該白光器件結構簡單且在CIE坐標(0.33, 0.33)處顯示出穩定優異的白光CP-EL性能(λEL = 450/520/604 nm,CCT= 5725 K,CRI = 98,|gEL| = 0.062)。此研究為開發具有實用價值的高性能CP-WOLEDs提供了一種有價值的策略。

2

文信息

Remarkable White Circularly Polarized Electroluminescence Based on Chiral Co-assembled Helix Nanofiber Emitters

Yu Zhang, Yupeng Li, Yiwu Quan, Shanghui Ye, Yixiang Cheng


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

DOI: 10.1002/anie.202214424




weinxin
我的微信
關注我了解更多內容

發表評論

目前評論:0